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成效斐然
发布日期:2003-11-05 浏览次数:2338
为进一步加强结构调整研究专项管理的科学性、规 范性、有效性,切实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,及 时反映项目的实施情况,农业部对2002年度专项51 个项目进行了中期绩效考评,并于10月24—30日, 派出两个专家组对部分重点项目进行了现场调研。 +
调研结果显示,两年来,该专项在各有关部门的大 力支持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,整体进展 顺利,并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、关键设备研制和新 产品开发、关键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 了一系列重要进展,初步形成了较成熟的配套技术 与技术体系,为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研究水平和 科技创新能力,推动种植业、养殖业、农产品加工 业等行业的优化调整与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 支撑。+
在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方面通过常规育种方 法与现代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育种手段相结合,围 绕农产品优质化、专用化、规模化和区域化的发展 目标,选育出了一批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急需的 优质、专用农作物新品种,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 结构的优化升级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。中国 水稻所研究选育的通过湖南省审定一级优质香稻品 种中健2号,品质可与泰国香米KDML105媲美,产量 比中香1号增产10%左右,通过保优栽培技术与产业 化开发,已开发金健牌“天然香米”、“桃花香 米”、“金健银针”、金佳牌“金香米”4个优质稻 米品牌,并批量出口到香港和澳门等国际市场。由 扬州小麦改良分中心研究选育的优质弱筋小麦品种 扬麦13、扬辐麦2号已通过审定,其中扬麦13号达到 国家优质弱筋小麦标准,扬辐麦2号通过了小麦新品 种保护,目前已建立25150亩的弱筋小麦良种繁育基 地,20万亩生产示范基地,核心试验示范区1.5万 亩。区域试验结果表明,扬麦13号平均亩产360公 斤,扬辐麦2号平均亩产390公斤,由于优质弱筋小 麦品种市场价格比普通小麦高0.2元/公斤,使每亩 可增加收入70多元。+
在高产高效配套生产关键技术方面进一步成熟、完 善,一批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,将 对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、规模化和专业 化,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。由中 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“中国对 虾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”项目,完成了对虾高健 康苗种培育技术研究和对虾健康养殖模式研究,选 育出了第五代抗病品系,2003年在文登市高岛盐场 示范面积1300亩,生产健康苗种2000万尾,亲虾越 冬成活率达到90%以上,每亩增产70—120斤,净赢 利4000元以上,实现了中国对虾千亩连片养殖无暴 发性流行病发生的实质性突破,为我国对虾健康养 殖水平的提升和对虾养殖业的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技 术支撑。+
在农产品安徽农垦集团研究和设备研制方面也取得了重 要进展。中国农科院茶叶所承担的“出口绿茶加工 新工艺及关键技术研究”项目,已成功研制出用于 提升传统出口绿茶品质的关键设备——新型杀青叶 脱水冷却机,并申报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,同时建 成了1条日生产干茶200公斤的生产线。该项目研究 完成的蒸汽杀青和微波杀青技术使绿茶中的氨基酸 含量比传统杀青工艺提高了15.4%,也使传统珠茶 的外观色泽和汤色得到明显提高,叶绿素保留率提 高了4—5%,消除了传统珠茶的烟焦味。该项目的 研究成果完成后,将使我国绿茶品质提升1—2个等 级,按平均单价提高0.3元/公斤计算,预计每年增 加效益1.5亿元,其中出口创汇约600万美元。+
该专项以科技为依托,农户为基础,企业为龙头, 通过链式开发、订单生产,初步探索出了一些促进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新模式、新路子。“优质抗 逆甘蔗新品种选育”项目在研究的同时,积极与国 家糖料基地建设结合、通过与制糖企业的合作,建 立了科研+制糖企业+农户的新型良种产业化模 式, 使育成的糖料新品种迅速推广,并在广西、广东、 云南、福建建立了10个基地,已建成1.2万多亩“双 高”甘蔗产业化示范区,辐射原料蔗区面积已达100 多万亩,其中有8个品种通过协议有偿转让给闽、粤 两地的蔗糖、酒精生产龙头企业。这些典型模式和 经验的探索成功,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的进程,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。+
该专项还通过边研究、边开发、边示范、边推广, 较好地衔接了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,带动了项目区 农业主导产业的良性发展,推动了农民增收、农业 增效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。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公 主岭分中心研究的大豆——玉米轮作方式及高油高 产综合栽培技术,亩降低生产成本10元以上,与吉 林德大等企业建立350万亩高油大豆生产基地,使当 地农民增收1亿元以上,企业增效5000万元;华南农 业大学“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全程监控技术研究” 项目在广东省的江门市、珠海市、清远市2000亩有 机优质稻米生产示范区内的农户经济效益显著,平 均增收37%,每亩稻米产值达到2000元;通过对中 健2号、丰园香稻等优质稻实施产业化开发,合同定 单面积2002年38万亩,农民增收2280万元,生产优 质稻谷16万吨,收购、加工、销售企业增效6400万 元以上,2003年合同定单面积60万亩,预计农民增 收3600万元,生产优质稻谷25万吨以上,收购、加 工、销售企业增效10105万元以上。+ 来源:中国农垦信息网
- 上一篇:华阳河农场科学种棉喜获丰收
- 下一篇:台商到皖河农场考察林业发展情况